鼎峰集团的崩塌,如同在东海市的金融湖面上投下了一颗巨石,涟漪扩散,经久不息。官方清算在有条不紊又略显沉闷地进行着,媒体的焦点也逐渐转向其他热点,但对于东海分行,尤其是对公业务部而言,那种伤筋动骨的阵痛和弥漫的迷茫感,却远未消散。
业绩指标的压力是首当其冲的。鼎峰这颗曾经的“大树”倒下,不仅留下了一片不良资产的狼藉,更直接导致对公存款和贷款规模双双大幅下滑。月度经营分析会上,那刺眼的负增长数据和排名下滑,像一记记闷棍,敲在每个人心上。之前为了鼎峰项目投入的大量时间和精力,现在看来仿佛成了沉没成本。
“不能再抱着过去那套‘傍大款、吃大户’的思路了!”在一次内部反思会上,陈永清语气沉重但坚定,“鼎峰的教训告诉我们,规模不等于质量,表面的光鲜底下可能藏着巨大的风险。总行也在调整考核导向,未来会更注重资产质量、客户结构和真正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。”
转型,成了迫在眉睫的关键词。但转向哪里?怎么转?部门里弥漫着一种无所适从的气氛。习惯了与大企业打交道、谈着动辄上亿项目的客户经理们,对于如何下沉服务中小微企业,既缺乏经验,也有些本能地抗拒——单笔金额小,流程不见得少,风险识别更难,绩效产出慢。
林墨同样站在这个十字路口。鼎峰一役,他虽然证明了自身的专业和操守,得到了陈永清的认可,但内心也充满了困惑。坚守原则是对的,但看着部门业绩下滑,同事士气低落,他也在思考,银行的出路究竟在哪里?
这天,陈永清将林墨叫到办公室,没有谈具体的业务,而是递给他一份总行下发的内部研讨文件,标题是《关于深化普惠金融服务,支持民营及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(征求意见稿)》。
“看看这个,总行层面的风向已经很明确了。”陈永清点了点文件,“过去那种粗放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了。未来,谁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基础细胞,谁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。”
林墨快速浏览着文件,里面提到了要优化信贷结构,创新金融产品,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对小微企业的风险识别和服务效率。
“陈行,您的意思是?”
“我们分行,需要有人先去探探路。”陈永清看着林墨,“我打算在行内先成立一个普惠金融业务试点小组,由你牵头。不设硬性指标,主要是摸索模式,了解真实的小微企业需求,看看我们现有的产品和服务有哪些不匹配的地方,尝试做一些创新。”
这是一个全新的,也是充满挑战的任务。没有现成的路径可循,甚至可能短期内看不到成效。
“我知道这有难度,甚至可能吃力不讨好。”陈永清语重心长,“但林墨,这是一片蓝海,也是银行未来的希望所在。你有专业基础,有风险意识,也有股闯劲,是最合适的人选。怎么样,敢不敢接下这个担子?”
林墨看着陈永清信任和期待的目光,又想起鼎峰事件中那些被卷入漩涡的中小供应商的无助,一股责任感油然而生。他深吸一口气,点了点头:“陈行,我愿意试试。”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大唐江山令 我就是一个武徒,大帝你怎么跑了? 冷战五年后和离,傲娇世子爷又沦陷了! 未婚夫为美女邻居拆网线后,我杀疯了 惦记NP高H 坠入月光 从退婚开始成为纯阳仙帝 四合院,何师父的小院子 明晚要去海边吗 鬼眼道士我的阴债有点多 放学等我_酱子贝【完结】 九阴九阳 综名著之19世纪英格兰乡村爱情 重生民国之东北奋斗三十年! 张天牛的盗墓日记 轮回九十九世,这一世我不苟了 三任前夫哥送我当上皇太后 实力不允许我低调 凡人修仙:从废丹杂役开始 肆意人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