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淤浊,通清流,理政亦如是。
他的笔袋沉甸甸压在袖中,墨砚未开。
雨势稍歇,晨光微露。
那名幼童忽然咳嗽两声,睁开了眼,一把抱住身旁换药的年轻士兵,哭喊出一句:
“阿叔别走”
士兵愣住,随即红了眼眶,轻轻拍了拍孩子的背。
沈知白站在原地,久久未动。
他终于明白,有些事,不是奏章能驳倒的;有些人,也不是清议能抹杀的。
而真正的民心,从来不在庙堂之上,而在这一碗药、一声哭、一场无人署名的生死相救之中。
晨光如刀,劈开连日阴霾。
沈知白站在粥棚外的屋檐下,衣袍湿透,袖中墨砚沉得抬不起手。
他原是奉命而来——查“托梦授方”之虚实,弹劾昭宁长公主“假借神谕,惑乱民心”。
可此刻,那碗药还在眼前冒着热气,混着雨水的气息,在泥泞街巷里蒸腾出一种近乎神圣的暖意。
他看见幼童睁开眼,抱住士兵哭喊:“阿叔别走。”
那一声“阿叔”,不是对权贵的叩拜,也不是对施舍的感激,而是一个濒死之人抓住生路时本能的依恋。
那声音撕开了沈知白心中最后一道防墙。
他缓缓蹲下身,将笔袋放在泥水边缘,卷起袖口,走到灶台前。
军医正用铁勺搅动大锅里的药汤,药渣翻滚,苦味刺鼻。
沈知白接过另一只锅铲,一声不吭地搅了起来。
动作生涩,却极稳。
“读书人?”军医侧目。
“曾读过几卷书。”他低声道,“但今日才懂,有些字,写在纸上是文章,熬在锅里才是命。”
周围士兵纷纷侧目,没人说话。
只有药汤咕嘟作响,像是这座城缓慢复苏的心跳。
三日后,一本薄册悄然流传于士林之间——《疫中录》。
扉页无署名,唯有朱砂小印:“寒门沈氏”。
书中记南城疫起之状,详述百姓闭户、官府推诿、井水藏虫、军中医士冒死送药诸事,更以亲历笔触描摹那一夜孩童苏醒、百姓献花、士子跪灶之景。
末章写道:
“昔疑天影为伪,今知仁政非虚。
不在奏对之间,不在典章之内,而在一碗药未凉,一人未弃。
若此谓‘惑众’,则我愿终生被惑。”
坊间争相传抄,私塾讲学竟以此文为题。
有老儒含泪叹曰:“百年清议,不及一锅药汤。”
而宫城之内,谢梦菜立于皇家藏书阁前。
石阶铺扫得干干净净,两侧槐树滴着残雨。
百余名布衣学子排成长队,手持粗纸竹笔,眼中燃着久违的光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夫君五岁半 光之国:借力量我是认真的! 专宠洗脚婢?她嫁清冷权臣夺江山 炖枣记 消失于盛夏的爱意 拒当血包,七岁妖童考状元 不杀 摧眉折腰 意难平和白月光 叉腰腰,全家都是我捡来哒! 吞噬星空之劫主 斗罗:刚成半神,被天幕曝光了 大师姐知错了吗?不,她已经飞升了! 斗破之开局斗尊家族 汉厅笔记:Excel卷穿大汉 极阳天尊 知知乖,两个主人都要哄(NP,强制) 重生踹渣夫,绑定的穷校草竟是隐藏大佬 压力好大,女总裁逼我结婚 斗罗:已经无敌的我编造未来视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