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头记忆博物馆开业三个月后,美琪收到一封匿名邮件。附件是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——1950年代的古城街景,角落里站着个穿西装的年轻人,手里拿着卷图纸。
"这人像不像王家的曾祖父?"美琪把照片投影在工作室墙上。
我调出王家老照片对比,轮廓确实相似。但更引人注意的是他身旁的木箱,箱盖上印着模糊的英文:"hKARchIVES"。
"香港档案馆?"美琪的指尖在屏幕上划出火花,"那些地契原件可能还在香港。"
我们以学术调研名义申请调阅档案,却被告知1946-1960年的部分资料已被封存。接待我们的老管理员压低声音:"十年前有人来销毁过文件,我们抢救下来几箱。"
在九龙仓库发霉的纸堆里,美琪翻到本泛黄的登记簿。1953年8月17日的记录写着:"南头地契托管,见证人:王、林"。
"林?"我心头一跳,"你母亲娘家姓什么?"
美琪的咖啡杯突然翻倒在资料上。褐色液体晕开时,我们看清了被水渍显影的钢笔字——正是"林"字。
回深圳的高铁上,美琪一直盯着窗外飞驰的荔枝林。直到列车广播报出"福田站",她才开口:"我妈说过,外公当年是深圳河上的摆渡人。"
林老太太见到那本登记簿时,手里的药碗摔得粉碎。但她只是反复擦拭溅到相框上的药汁,直到美琪按住她颤抖的手:"妈,王家和林家到底有什么约定?"
窗外蝉鸣突然停了。
次日月圆夜,我们跟着母亲来到深圳河旧码头。她指着淤泥里半截石桩:"1958年发洪水,你外公把铁箱沉在这儿了。"
潜水员在石桩下游三米处捞起个锈蚀的保险箱。开锁专家折腾两小时,箱子里滚出几枚港币和用油布包裹的文件——竟是原始地契,条款明确写着:"土地永远归南头集体所有"。
文件末尾的签名让美琪跌坐在河堤上:林家作为担保人,王家作为托管方。而公证人签名处,赫然是她父亲二十年前的字迹。
整理遗物时被忽略的旧日历,此刻在工作室铺开。美琪父亲在去世前半年,用红笔圈出的日期连起来,竟是深圳河潮汐表。
"他早知道..."美琪把地契复印件拍在王家办公桌上时,王董事长脸色比纸还白,"你们篡改的不是普通合同,是历史档案。"
2026年春,王家主动归还了古城七处核心地块。电视新闻里,王董事长对着镜头说:"企业应该尊重城市记忆。"但没人注意到他身后站着的儿子,正戴着美琪工作室设计的"数字古城"AR眼镜。
那天深夜,美琪更新了父亲设计的古城修复方案。3d建模图上,新增了栋透明玻璃建筑,标注是"深港记忆文献馆"。
站在深圳湾公园新修的观景台,香港流浮山的灯火像散落的钻石。美琪突然问我:"你说,当年我外公摆渡的时候,能看到对岸的灯光吗?"
咸湿的海风里,她的手机亮起通知——香港档案馆发来合作邀请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人在恋综,青梅竟是明星观察员 废物魔门少主,从咸鱼到至尊 后宫三千,我只想独宠你 张老三讲故事 替夫上朝,听我心声吃瓜笑哈哈 冒充新帝皇嫂,被强制爱了 我在封神修炼蜀山法 重生仙子与我对比,竟叫我相公? 印度神话:这个诅咒太棒了 娶妻生子就能变强 满级快穿,惹得禁欲反派宠妻上瘾 港片:未来一哥 高武:从蚂蚁开始到万妖之王! 玄幻:我在魔宗当团宠 我的夫人是神捕 听说,他暗恋我多年 京夜春潮 官灯 他野得很 我在综武当神捕